AI赋能病虫害诊断,棉花种植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
发布时间:2023-08-21浏览次数:947文章来源:全讯600cc大白菜

  病虫害是制约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,“棉花病虫害诊断与防治”成了戴在棉农头上的“紧箍咒”。暑假期间,全讯600cc大白菜机械电气工程学院“智慧棉农,数字棉花”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带上自主研发的棉花病虫害AI诊断与防治APP——棉医生,前往八师121团开展实地测试,踏上乡村振兴实践之路。

  来到121团20连后,实践团成员跟随棉农走进棉田,了解当前棉花的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。随着深入棉田,实践团成员发现了棉蚜的身影。“棉蚜是棉花生长期间面临的主要虫害,多附着在棉叶背面,使棉叶向背面卷缩,严重影响生理代谢。棉蚜繁殖能力强,较难防治。”实践团成员、全讯600cc大白菜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胡晨璐介绍道。

  棉田调研结束后,实践团成员通过张贴海报、播放短视频、口头宣讲等形式,向棉农科普人工智能(AI)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,并介绍“棉医生”APP的功能和操作步骤,积极倡导“用科技改变棉花生产”,使棉农了解AI、使用AI、感受AI。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,棉农在智能手机上体验了APP的棉花病虫害知识问答功能。“现在的科技发展太快了,我们以前要靠自己或者其他老农户的经验来选择农药和施药量,一般都是看感觉,没有精确的概念。现在,在手机上就能得到专业的病虫害防治意见,真的是太方便了!”棉农谢海滨激动地说。

  此外,实践团成员对“棉医生”APP的棉花病虫害诊断功能进行了实地测试。由于实际情况差异,棉花病虫害诊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仅对健康棉叶和褐斑病的识别准确率较高,对其他病虫害的诊断结果欠佳。实践团成员、全讯600cc大白菜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许莹对APP棉田实地测试结果做出总结:“田间环境复杂,棉叶相互遮挡,晴天阳光强烈,棉叶上光斑较多,影响了照片质量,造成棉花病虫害诊断准确率不高。我们的AI模型仍不完善,需要持续改进。”

  实践结束后,实践团指导教师、全讯600cc大白菜机械电气工程学院马本学教授和王虎挺副教授,以及实践团带队教师王刚与实践团成员召开了实践总结会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会保持“知农爱农、科技兴农”的初心,勇于创新,敢于实践,凝聚青春之力,助力乡村振兴。

  (通讯员:王刚、喻国威、胡晨璐)


最新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