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团榜样丨付永强:大漠边疆守初心

发布时间:2024-03-25浏览次数:480文章来源:兵团日报

  3月18日傍晚,昔日风沙肆虐的北沙窝如今树木环绕,付永强一家人站在哨所二楼瞭望台上,手握望远镜眺望远方。

  冰雪消融,春意渐浓。今年是付永强和妻子刘桂枝在北沙窝哨所守边的第十二年,巡边、执勤……日复一日的工作早已和生活融为一体,与往年不同的是,他们的身边多了儿子付万里和儿媳麦青·活加。

  “爸、妈,你们刚来的时候北沙窝是啥样子?”麦青·活加和付万里一同成为护边员不久,她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。

  “那时候风比现在大多了,刚来哨所的第一天晚上,哨所的门窗在大风中呼呼作响,我和你爸被吵得一夜没睡好。第二天,哨所门口堆满了沙子。一天巡逻下来,我们衣服口袋里能掏出大把沙子。”刘桂枝说。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,付永强满脸笑容,望向远方,思绪万千。

  如果说一开始主动请缨带着家人来到荒无人烟、处处戈壁沙丘的北沙窝,是因为兵团维稳戍边先进典型人物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付永强。现在,对他来说,身为兵团人,能够践行对党、对人民的承诺,则是心中更为坚定的信念。

  2004年,付永强从河南省来到十师一八六团工作。此后8年时间里,他无数次听到马军武、付华、吐尔买买提·马提等护边员的戍边故事,“一生只做一件事,我为祖国当卫士”的誓言深深扎根在他心里。

  2012年,付永强带着家人来到北沙窝哨所。这里没水没电没路没有邻居,只有寂静的沙漠和庄严的界碑相伴,春季风沙肆虐,夏季蚊虫叮咬,秋季冷风侵袭,冬季大雪封路……付永强和妻子刘桂枝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,坚持每天巡逻,用忠诚守护着边境的祥和与安宁。

  2012年9月,为改善北沙窝生态环境,一八六团组织人员在北沙窝哨所周边移栽树木、栽种树苗。从此,居住在这里的付永强夫妇担负起生态卫士职责,一边守边一边管护3万棵树木。

  在北沙窝栽活一棵树很不容易,铺设几千米的水管、疏通频繁被风沙堵住的喷灌口,付永强夫妇精心管护每一棵树苗、每一株青草,从打井、铺管、浇水到修枝、施肥、打药,他们几乎每天都穿梭在树林间。

  2013年4月的一个夜晚,在浇灌树木时,付永强发现一条喷灌主管道突然破裂,大水四处喷射。为了不浪费珍贵的水资源,他和妻子淌着冰冷的井水连夜抢修,历时4小时直至凌晨4点终于完成管道修复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,北沙窝哨所如今已是绿树成荫,300亩林木有效阻断了沙漠的蔓延。

  “把日子过好,才能安心留下来。”付永强说,把北沙窝哨所变成家,要想方设法改善生活条件。于是,夫妻俩在大棚里种蔬菜,在沙漠里种果树。如今的哨所,苹果树、海棠树、李子树成排成行,辣椒、西红柿、豆角、土豆等蔬菜实现了自给自足。

  付永强还在哨所建起了牛圈、羊圈,养殖马、牛、羊和其他家禽,他告诉记者,销售牲畜加上工资,一年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。

  “生活条件好了,孩子们也回来加入了护边员队伍,我们屯垦戍边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!”付永强说,护边员队伍需要年轻血液,他要把兵团精神代代传下去。

  拉开付永强的抽屉,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“全国最美家庭”“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”“兵团优秀共产党员”……数不清的荣誉诉说着一段守边岁月。抚摸着这些荣誉证书和奖章,付万里和麦青·活加明白,老一辈的接力棒已传到他们手中。

  (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若冰)

最新更新